公司梁笑梅 2025-09-18 10:01:10 來源:中房報
??9月15日,新大正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新大正”)的一則停牌公告,驟然打破了資本市場的平靜。公告宣稱,公司正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,收購中信資本旗下綜合設施管理服務商——嘉信立恒設施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嘉信立恒”)不低于51%的股權。
??這起看似合乎邏輯的產業整合,卻因一則插曲而顯得疑竇叢生:就在公告發布前夕,新大正的股價在9月11日與12日連續漲停,資金仿佛“未卜先知”,在停牌前精準伏擊。
??這一幕,將一場本應是擺脫業績困境的戰略自救,瞬間演變為一場關于信息公平與內部治理的公開拷問。一方面是連續兩年凈利潤大幅下滑、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降的殘酷財報,迫使這家獨立第三方物業商必須通過并購高端賽道以求突圍;另一方面,是難以向市場解釋的股價異動,以及一紙“內部自查未發現異常”的簡單回應。新大正此次收購的真正動機與背后真相,遠比公告本身更值得玩味。
??公開資料顯示,新大正總部位于重慶,系獨立第三方物業服務企業,主要為各類城市公共建筑提供物業服務,專注于智慧城市公共建筑與設施的運營和管理。2019年12月,新大正登陸深交所,成為國內第二家登陸A股市場的物業服務商。
??關于為何收購嘉信立恒,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聯系新大正方面人士,截至發稿,未得到回復。
??業績連降的焦慮
??細讀新大正近年來的財報,便能理解其收購舉動背后的深切焦慮。這是一份描繪著“增收不增利”尷尬曲線的成績單:2023年,公司營業收入為31.27億元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.6億元,同比下降13.83%;2024年,營業收入微增至33.87億元,但凈利潤卻驟降28.95%至1.14億元,凈利潤率跌至3.76%的歷史冰點。進入2025年,形勢急轉直下,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5.03億元,同比下降12.88%;歸屬母公司凈利潤7117.68萬元,同比下降12.96%。
??“作為沒有開發商背景的獨立第三方,新大正主要聚焦城市公共建筑物業服務。然而近年來,受行業轉型、經濟下行及房地產調整的疊加影響,公司業績承壓非常明顯。”一位接近新大正的人士透露,在傳統物業管理賽道,增量市場萎縮,存量市場競爭慘烈如同“紅海”,價格戰此起彼伏,利潤空間被持續擠壓。尋求轉型,已不是發展問題,而是生存問題。
??值得關注的是,收購嘉信立恒成為了一個極具針對性的戰略選項。嘉信立恒并非傳統物業公司,而是中國排名前三的獨立綜合設施管理(IFM)服務商。其業務核心是為企業客戶提供高價值的非核心業務外包,如行政支持、能源管理、大型活動保障等,服務對象多為跨國公司與大型企業。其控股股東為中信資本,旗下整合了杜斯曼、道威保安等七大品牌,服務網絡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,擁有3萬余名員工和超2700家客戶。
??一位資深物業分析師表示:“新大正沒有開發板塊輸血,必須自己開拓全國性業務。此次收購是其向一線城市和高端業務戰略布局的關鍵一步,是一次典型的橫向擴張。”對于新大正而言,這筆交易的核心價值在于:一舉獲得IFM領域的頂 級資質、成熟團隊和龐大客戶網絡,這或許是扭轉其利潤下滑態勢,打開增長新局面的最快路徑。
??光鮮戰略下的挑戰
??不容忽視的是,這張看似光鮮的戰略藍圖,從繪制之初就籠罩在兩道濃重的陰影之下:前所未有的整合挑戰與難以回避的內幕交易疑云。
??“整合風險不容小覷。”上述資深物業分析師認為。資料顯示,嘉信立恒是由私募股權基金整合而成的平臺,其企業文化、市場化運作機制與國際服務標準,與新大正的傳統物業基因存在顯著差異。在一位市場分析人士看來:“IFM的核心資產是人和知識體系,成功整合的關鍵在于留住核心團隊和客戶。新大正能否成功消化這樣一個“巨無霸”,避免重蹈2023年收購滄恒投資失敗的覆轍,仍需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。”事實上,此前那筆7.88億元的收購,最終因“項目進度不及預期”和“業績承諾分歧”而流產,暴露出新大正在復雜資本運作和經驗上的不足。
??事實上,所有戰略層面的討論,都被停牌前的異常股價表現搶走了風頭。9月11日早盤9時49分至9時51分,新大正股價在短短兩分鐘內直線拉升封死漲停;9月12日,歷史重演,股價再次于兩分鐘內漲停。
??這精準的“搶跑”交易,發生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,引發了市場關于內幕信息泄露的強烈質疑。根據《證券法》,自重組意向開始形成至公告披露當日,均屬敏感期。新大正已于9月14日簽署意向協議,表明籌劃工作早已開始。與恒大物業近期一次規范停牌前股價平穩的表現相比,新大正的操作稍顯不妥。一位金融分析師表示:“其在股價異常波動后未按監管要求發布任何風險提示公告,直至15日直接停牌。”對比2022年華脈科技重組內幕交易案,其股價在公告前5天異動,最終被查處,新大正此次的異動模式與之高度相似。
??這場被寄予厚望的收購,既承載著新大正擺脫增長困境的期待,也面臨著業務整合與資本市場監管的雙重考驗。其最終成敗,不僅取決于交易方案本身的設計,更取決于公司能否真正實現業務協同、文化融合,并以規范透明的運作重建市場信心。
財政部:1-8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9263億元,同比下降4.7%
2025-09-18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,契稅3012億元,同比下降15.3%;房產稅3307億元,同比增長11.5%;城鎮土地使用稅1704億元,同比增長6.3%;土地增值稅2967億元,同比下降18.3%。2025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即將揭曉
2025-09-169月17日,上海,敬請關注!國家統計局:房地產市場仍朝著止跌回穩方向邁進
2025-09-15市場修復需要一個過程,促進止跌回穩還需繼續努力。央行:前八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1.08萬億元
2025-09-15截至8月末,廣義貨幣(M2)余額331.98萬億元,同比增長8.8%。新政帶動下,8月京滬二手房成交量止跌回升
2025-09-11去化壓力有所下降。多城地塊“調規”后再入市
2025-09-10盤活閑置存量土地,適配市場需求。深圳優化購房政策力度超預期
2025-09-08“金九銀十”有望實現止跌回升。報告|百強房企8月業績環比降低1.9%,企業投資放緩
2025-09-05超三成企業8月業績環比增長,投資集中于頭部企業。
- 09:58
- 09:06
- 09:02
- 08:30
- 08:28
- 08:18
- 2025-09-17 18:31:29
- 2025-09-17 18:30:07
- 2025-09-17 18:28:03
- 2025-09-17 18:25:26
- 2025-09-17 18:23:30
- 2025-09-17 18:16:27
- 2025-09-17 18:13:14
- 2025-09-17 18:10:51
- 2025-09-17 18:02:26
- 2025-09-17 17:56:26
- 2025-09-17 17:53:38
- 2025-09-17 17:50:23
- 2025-09-17 17:22:32
- 2025-09-17 17:20:14
- 2025-09-17 17:16:04
- 2025-09-17 17:13:25
- 2025-09-17 17:11:45
- 2025-09-17 17:09:18
- 2025-09-17 17:07:28
- 2025-09-17 17:05:03
- 2025-09-17 17:02:59
- 2025-09-17 17:01:10
- 2025-09-17 16:58:46
- 2025-09-17 16:55:26
- 2025-09-17 16:53:16
- 2025-09-17 16:47:05
- 2025-09-17 16:45:34
- 2025-09-17 16:43:55
- 2025-09-17 16:41:50
- 2025-09-17 16:39:14
- 2025-09-17 16:34:37
- 2025-09-17 16:33:26
- 2025-09-17 16:32:02
- 2025-09-17 16:30:08
- 2025-09-17 16:12:35
- 2025-09-17 16:02:58
- 2025-09-17 15:58:20
- 2025-09-17 15:46:11
- 2025-09-17 15:39:12
- 2025-09-17 15:34:49
- 2025-09-17 15:30:43
- 2025-09-17 15:18:31
- 2025-09-17 15:16:01
- 2025-09-17 15:15:32
- 2025-09-17 15:11:44
- 2025-09-17 15:09:18
- 2025-09-17 14:52:59
- 2025-09-17 14:51:35
- 2025-09-17 14:50:19
- 2025-09-17 14:46:46
- 2025-09-17 14:42:17
- 2025-09-17 14:38:55
- 2025-09-17 14:34:13
- 2025-09-17 14:32:22
- 2025-09-17 14:28:21
- 2025-09-17 11:40:40
- 2025-09-17 11:29:30
- 2025-09-17 11:10:45
- 2025-09-17 11:07:00
- 2025-09-17 11:00:47
- 2025-09-17 10:53:20
- 2025-09-17 10:37:03
- 2025-09-17 10:14:51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