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呂穎雅 2025-09-15 09:11:10 來源:中房報
??今年夏天,廣州市區某樓盤銷售人員在朋友圈打出“現房特價”廣告:臻席6套一口價房源,現樓實景,即買即入住。
??事實上,該項目已開售三年有余,除開盤時憑借市場高峰余溫去化一批外,后續銷售速度一直緩慢。如今從期房“熬”成現房,即便多輪降價,仍難言暢銷。
??類似案例在廣州樓市已不罕見。一個新的趨勢正在浮現:克而瑞廣佛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上半年,廣州商品住宅可售庫存1447萬平方米,其中現房742萬平方米,占比51.3%;期房705萬平方米,占比48.7%。
??現房庫存量首次超過期房。
??銷售步伐放緩
??期房變成現房
??現房占比上升,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化放緩。
??克而瑞廣佛數據顯示,廣州一手住宅庫存雖較此前高位已有所改善,但壓力依然不小。截至8月末,全市可售庫存面積1421萬平方米(約11.9萬套),去化周期21.1個月。在全市11個區域中,僅有荔灣、海珠兩區的去化周期低于18個月。
??“正常情況下,樓盤從取得預售證到交房大約需要2至3年。”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表示,但自2022年底起,廣州一手住宅的去化周期基本維持在20個月以上,截至目前已超過兩年半,去化不暢成為現房庫存超過期房的首要原因。
??廣州樓市“糧倉”增城便是典型代表。一名增城樓盤操盤手透露,他們項目的現房、準現房庫存超過1000套,周邊同類項目亦不在少數。“過去‘現樓’是賣點,現在幾乎所有項目都在喊。雖然增城新增供應持續收縮,但剛需客普遍偏愛地鐵盤,我們項目離地鐵有一定距離,價格優勢也不突出,去化表現一般。銷售周期拉長后,期房自然變成現房銷售,這也是無奈之舉。”
??除銷售承壓外,市場需求變化、資金監管趨嚴同樣推高現房庫存。
??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,購房者對期房的接受度在下降,更愿意選擇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的現房或準現房,以增強對交付的信心。為了提升競爭力,不少開發商也開始主動轉向現房銷售。與此同時,隨著資金監管趨嚴,工程進度未達節點時無法提取資金,預售資金調配的難度加大,這也進一步推動房企將項目做成現房。
??肖文曉補充說,部分“出險”項目在完成“保交房”任務后,未售房源也集中釋放至市場,抬升了現房庫存占比。
??產品力最關鍵
??現房的增加,正在對二手房和一手期房市場同時施加壓力。
??“近年來二手房活躍度高于新房,本質上是剛性需求占主導,而二手房的‘即買即住’優勢明顯。一手現房增多,必然分流部分二手房需求。”肖文曉表示。
??一位深耕天河區的房產中介經紀人說,天河不少項目以現房或準現房形式銷售,今年部分急于入住的客戶,在比較時直接排除次新房,轉而關注一手現房。這也是部分天河“網紅”次新盤價格出現明顯下調的原因之一。
??不過,現房并不是就代表具備完全的優勢。
??對部分購房者而言,現房“所見即所得”,交付無懸念,更有安全感;但也有人擔心,那些“熬”成現房的項目往往設計滯后。
??肖文曉強調,最終決策仍取決于買家對“質價比”的判斷。對于一手樓盤而言,期房變成現房并不必然意味著更好賣。除價格外,戶型設計、裝修標準、園林綠化、物業管理等,都是購房者的重要考量。
??一位市區項目操盤手提到,近兩年廣州新盤在產品設計和配套上“內卷”加劇,戶型迭代頻繁,部分現房產品在理念和功能上已落后一到兩代。再加上會所、車庫、社區配套服務不斷升級,這些都是存量現房難以比擬的。單純因為“現房”標簽而下單的購房者并不多見。
??此外,現房階段往往會放大樓盤自身的短板。
??“‘所見即所得’的同時,也意味著缺點無處遁形。期房階段尚有一定濾鏡,而一旦進入現房,問題便會被一覽無余。”上述操盤手表示,例如樓盤外立面、樓距、景觀等,在現房階段會被購房者直接感知,一些項目因此在競爭中落于下風。
??全面現房銷售
??廣州能否實現
??廣州因為市場變化出現的現房增多情況,正是不少城市正在苦苦探索追求的現房銷售目標。
??目前,為了現房銷售,有的城市在土地出讓環節規定現房銷售,有的城市提高預售工程進度標準向現房過渡,也有的城市鼓勵在“白名單”項目中擇優推行現房銷售試點。
??以廣州出現的去化緩慢、期房變成現房情況,是否具備全面推行現房銷售的條件,市場參與各方對此十分關注。
??“如果沒有配套政策支持,比如降低開發貸利率、下調地價,現房銷售很難全面推行。”李宇嘉表示,廣州現房庫存超過期房,為預售制改革提供了窗口期,但現房銷售真正落地仍需循序漸進。
??在李宇嘉看來,從開發商角度,現房銷售的資金壓力極大。如今要求“自有資金拿地”,而預售可提前回款,維持資金較快周轉;現房銷售模式下,從開工到銷售的周期,由原先的6個月到1年,延長至2至3年。也就是說,開發商需要等上2到3年,才能通過銷售回款收回土地成本。投資回報周期被拉長,市場變化的不確定性增加,開發商拿地積極性下降,地方土地財政也將承壓。
??肖文曉判斷,目前市場整體仍處于筑底修復期,房企拿地規模逐年遞減,未來現房庫存占比或將繼續上升。在此背景下,可以結合“好房子”的要求,在庫存大、現房多的區域,試點推出部分現房銷售地塊,引導市場預期。但同時需要綜合考量房企開發成本的增加,適當下調現售地塊起拍價,才能激發開發商的參與意愿。
央行:前八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1.08萬億元
2025-09-15截至8月末,廣義貨幣(M2)余額331.98萬億元,同比增長8.8%。新政帶動下,8月京滬二手房成交量止跌回升
2025-09-11去化壓力有所下降。多城地塊“調規”后再入市
2025-09-10盤活閑置存量土地,適配市場需求。深圳優化購房政策力度超預期
2025-09-08“金九銀十”有望實現止跌回升。報告|百強房企8月業績環比降低1.9%,企業投資放緩
2025-09-05超三成企業8月業績環比增長,投資集中于頭部企業。報告|上半年租金回報率跑贏理財收益率
2025-09-02部分城市“回本”只需30年。財稅政策精準施策,房地產行業獲支持
2025-09-01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,享受單獨留抵退稅政策。事關房地產!城市高質量發展“路線圖”明確
2025-08-29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型,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。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