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許倩 2025-09-19 08:12:54 來源:中房報
??一場醞釀已久的萬科式“頂層革命”,終于落地。
??9月17日,萬科集團網站更新了組織架構和管理團隊信息,核心是集團總部強力集權,原先的區域層級全部取消,變成了16個由總部直接管控的地區公司;物業、商業、長租公寓等8個事業部保持不變,由總部直接管控。
??隨著萬科區域公司被取消,開發業務的投資、財務、運營等權限上收到集團,深鐵背景管理層的實際權限已經從集團滲透到一線執行層面。
??有分析稱,萬科此次組織架構大調整,是其應對行業深刻變化的主動變革,它標志著萬科徹底告別了過去相對分散的“諸侯模式”,轉向高度集權、精細化管理和專業化運營的新階段。
??但這場變革的最終效果如何,仍待時間檢驗。集團總部在收權后,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和效率來直接指揮前線,如何避免決策鏈條縮短但效率未必提升的新問題,都是對萬科新管理團隊的考驗。
??在新組織架構落地的同時,9月16日晚間,萬科公告稱,公司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向公司提供不超過20.64億元借款。自2025年初深鐵集團全面接管以來,已累計向萬科提供借款近260億元。
??撤區域、收權限、派高管、注資金,深鐵集團正打出一套組合拳,全力救助萬科。
??企業架構大調整
??萬科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的核心在于,撤銷了原有的開發經營本部以及其下的五大區域公司(華東、南方、北京、西南、華中),將原有的“5+2+2”架構(5大區域公司、2個總公司、2個直管公司)調整為集團總部直接管理的16個地區公司。
??這標志著,萬科打破了沿用近20年的“集團-區域-城市”三級架構,轉向更扁平化的二級管控體系(總部-城市)。萬科延續多年的傳統職業經理人模式,似乎正在讓位于一種更具掌控力的“總部集權”模式。
??一位行業觀察人士稱,過去區域公司“各自為戰”造成的資源浪費、決策失誤和內耗,在當下已成為企業不能承受之重,集權管控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“極限降本”,打破“諸侯割據”、杜絕內部損耗,實現資源全國一盤棋。
??萬科新的組織架構,主要分為三大板塊:
??一是集團總部,設有董事會辦公室、集團辦公室/黨群工作部以及11個中心(如投資發展中心、審計監察中心、成本招采中心、工程管理中心、產品設計中心、數智科技中心等),直接指揮前線。
??二是地區公司(共16個):包括北京公司、津冀公司、山東公司、上海公司、浙江公司、華中公司、廣佛公司、深圳公司、蘇皖公司、莞珠公司、西南公司、蘇南公司、福建公司、東北公司、云桂公司、西北公司,由總部直接管理。
??三是事業部(共8個),涵蓋物業、商業與酒店、辦公、長租公寓、海外、食品、物流及財顧八大多元化業務。
??萬科的管理團隊也進行了相應調整:
??董事長辛杰,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、工會主席解凍,執行副總裁郁亮,執行副總裁李鋒,執行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韓慧華、董事會秘書田鈞等核心高管職務保持不變。
??但財務層面出現了一位新面孔——集團財務總監卜令秋,一位來自深鐵系的高管。他曾先后在深圳市市政工程總公司、深圳市天健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、深圳市天健瀝青道路工程有限公司、深圳市市政工程總公司供職。
??在集團總部關鍵崗位中,張海(原開發經營事業集團總經理),出任首席產品官、產品設計中心總經理;李嵬(原萬科西南區域負責人),出任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;吳鏑(原萬科華東區域負責人),擔任首席營銷官;曹江?。ㄔf科北京區域負責人),任工程管理中心負責人;丁寧(原寧波萬科總經理),任品牌營銷中心負責人。
??新設立的16個地區公司一把手,多數由經驗豐富的萬科老將擔任。
??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剛(來自深鐵集團),新兼任北京公司總經理;上海公司總經理耿冰,深圳公司總經理唐激楊(離職后回流萬科),浙江公司總經理陳灝,廣佛公司總經理周軼群,華中公司總經理易平安,西南公司總經理劉偉東,東北公司總經理曾巍等。
??從名單中可以看出,在危機時刻,張海、唐激楊、胡博(現任萬科數智科技中心負責人)等一批經驗豐富的“老萬科人”重獲重用,他們深諳萬科文化,具備極強的專業能力和執行力,是當下萬科想要打贏這場硬仗最需要的人才。
??通過組織調整與人事安排,深鐵正在強化對萬科這艘大船的控制力,確保其航行在安全航道上。
??國有資本深度介入
??這場變革醞釀已久。
??今年1月底,萬科高管團隊就經歷了一場“地震”,董事會主席郁亮、總裁祝九勝、董事會秘書朱旭集體辭任,深鐵集團順勢全面接管,辛杰接替郁亮擔任董事會主席,深鐵系高管全面入駐。
??此后,深鐵集團開啟了對萬科的“輸血”模式。就在9月16日,萬科發布公告,深鐵集團再提供20.64億元借款,期限不超過3年,年化利率僅2.34%,用于償還萬科在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。
??這是深鐵集團年內第9次向萬科提供股東借款,若算上本次借款,深鐵集團今年向萬科提供的借款總額近260億元。這種“輸血”與管理層面的深度介入,共同驅動了萬科此次以“縮層級、強管控”為核心的組織再造。
??萬科通過“債務騰挪術”實現了短期風險緩釋:截至2025年6月末,已償還243.9億元公開債,2027年前無境外公開債到期。但這并未從根本上改變其債務壓力。
??2025年半年報顯示,萬科總負債規模為8729.88億元,較年初下降7.85%,資產負債率降至73.11%,但凈負債率卻攀升至90.38%,較年初上升9.78個百分點。其核心原因在于,萬科的貨幣資金(可迅速動用的現金)下降的速度,遠遠超過了其有息負債下降的速度,同時可能伴隨著所有者權益的增長乏力甚至下降。
??財報數據顯示,2025年上半年末,萬科計息負債有3642億元,其中短期借款231.46億元,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347億元,此外還有著1362億元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,而貨幣資金只有740億元。短期償債缺口依然很大。這些還只是萬科的表內負債。
??萬科還背負著巨額虧損,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19.47億元;銷售金額691億元,同比下降45.7%。這也意味著,萬科自身的造血功能變得較差。通過集權控本,最大化集中資源,以應對債務壓力,成為當下首選。
??萬科的這次改革,實為一場為生存而戰的“豪賭”。最終能否成功,不僅取決于自身改革的執行力,更取決于中國房地產行業能否實現軟著陸這個大前提。
大咖論道|2025房企品牌價值論壇觀點集萃
2025-09-18打造品牌的長青密碼。財政部:1-8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9263億元,同比下降4.7%
2025-09-18在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,契稅3012億元,同比下降15.3%;房產稅3307億元,同比增長11.5%;城鎮土地使用稅1704億元,同比增長6.3%;土地增值稅2967億元,同比下降18.3%。2025房地產企業品牌價值測評成果即將揭曉
2025-09-169月17日,上海,敬請關注!國家統計局:房地產市場仍朝著止跌回穩方向邁進
2025-09-15市場修復需要一個過程,促進止跌回穩還需繼續努力。央行:前八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1.08萬億元
2025-09-15截至8月末,廣義貨幣(M2)余額331.98萬億元,同比增長8.8%。新政帶動下,8月京滬二手房成交量止跌回升
2025-09-11去化壓力有所下降。多城地塊“調規”后再入市
2025-09-10盤活閑置存量土地,適配市場需求。深圳優化購房政策力度超預期
2025-09-08“金九銀十”有望實現止跌回升。
- 08:07
- 2025-09-18 11:03:10
- 2025-09-18 10:13:27
- 2025-09-18 10:04:32
- 2025-09-18 10:02:55
- 2025-09-18 10:01:10
- 2025-09-18 09:58:12
- 2025-09-18 09:06:28
- 2025-09-18 09:02:10
- 2025-09-18 08:30:14
- 2025-09-18 08:28:40
- 2025-09-18 08:18:46
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
(2023-02)1571.9點
- 0.13%
- -0.91%
日期 | 指數 | 環比 | 同比 |
---|---|---|---|
2023.01 | 1569.9 | -0.97% | -0.14% |
2022.12 | 1572.1 | -0.92% | -0.11% |
2022.11 | 1573.9 | -0.12% | -1.08% |
2022.10 | 1575.8 | -0.20% | -1.01% |
2022.09 | 1579.0 | -0.02% | -0.87% |
2022.08 | 1579.3 | -0.04% | -0.62% |